地 址:深圳市羅湖區(qū)和平路1085號910
網 址:www.puyueinfo.com
電 話:0755-2556 9680
傳 真:0755-2556 6650
手 機:15697542027(同V)
郵 箱:James@longstartech.com.cn
提到UV-LED大家并不陌生,是目前全球各大LED企業(yè)積極布局的又一重要方向。其勢頭之猛、成長之快已遠遠超過人們預期。再加上早先于2013年簽署的《水俁公約》,預計2020年世界范圍內全面禁汞,無疑是推動UV-LED發(fā)展的最大助力點。
據相關媒體做的市場分析報告稱,UV-LED正逐漸滲入到各種應用領域,加上一些政策推動,UV-LED的市場份額在2020年預計達到5億美金之多。由此可見,UV-LED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和商機的產品。從2014年開始,媒體陸續(xù)報道有關UV-LED的訊息,且逐年增多,可以看出,UV-LED已在風口浪尖,是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大勢所趨。
幾年前,UV-LED在市面上可叫出名字的廠家還不是很多,不外乎日亞、首半、LG、SETi等寥寥幾家。近幾年,不斷有新聞爆出更多的公司開始投入,如:
臺塑化攜手日機裝,歐司朗與HexaTech簽戰(zhàn)略協(xié)議,日本德山與斯坦利擴大合作,歐司朗收購LED EnginInc.,RayVio攜手Digi-Key Electronics,歐司朗牽頭成立研究小組開發(fā)高功率UV-LED,旭硝子開發(fā)了適合用于UV-LED封裝的石英透鏡,日本同和開發(fā)了UVB、UVC產品等等。這就更加表明了國際大廠對UV-LED的重視程度。還有臺灣方面,光鋐與研晶聯手成立UV-LED品牌Bioraytron。再看大陸,中上游企業(yè)如青島杰生、三安光電、中科優(yōu)唯、鴻利智匯、國星光電、瑞豐光電等廠家也在積極布局。
UV-LED是繼藍光LED之后的又一熱點,但經過這些年的發(fā)展仍未在國內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(yè)規(guī)模。既然優(yōu)勢明顯,研發(fā)積極,為何還未真正的產業(yè)化?個人從以下幾個方面略做分析:
>>成本相對高。
對于UVA產品需求最多的是固化、印刷、曝光等工業(yè)應用領域,然而目前大部分工廠的機臺所使用的光源仍為汞燈。UV-LED壽命長,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等優(yōu)勢明顯,但模組化后購買成本相對增加,這讓部分使用者暫時無法接受;
>>需要更換設備。
使用者一直使用的是汞燈機臺作業(yè),如果換UV-LED需要重新購買機臺或改機,這部分投入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;
>>需要更換“配方”。
固化、印刷、曝光等幾個行業(yè)經過多年發(fā)展已形成完整的配套產業(yè)鏈,油墨、染料之中包含多種多樣的化學成分,行業(yè)內俗稱配方,這些配方均是針對汞燈開發(fā)的,并不是現有的油墨、染料都可以用UV-LED照射達到作業(yè)效果,而油墨公司開發(fā)新配方又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,而且需要一個過程;
>>整體可靠性還需完善。
工業(yè)應用的UV-LED對可靠性相對較為苛刻,也就是對芯片、封裝、模組化的要求比較嚴格,目前國際廠家的UV-LED產品性能可以滿足,而國內廠家的產品部分還在開發(fā)階段,仍有些許不足需要改善。
>>研發(fā)投入高。
相對于國際大廠動則幾億美金的投入,國內公司的研發(fā)投入相對較少,規(guī)模也較小。
UVB應用于光療或者植物照明,對醫(yī)療方面了解并不多,所以不做過多評論,但按照其特性,醫(yī)療設備和醫(yī)療應用這種高附加值產業(yè)是可以應用的;但UVB就不合適植物照明應用,UVB的各項指標與UVC很接近,最主要一點是,照射距離很短,植物照明一般是需要大面積照明,如果應用UVB那成本將龐大到嚇人,而且還是要貼著植物去照,稍微離遠一點的話前期投入將化作烏有。
再來看UVC,是LED中的LV,可以說是一種奢侈品。現階段UVC并不能很好地以商品性質來出售,因為UVC無論芯片還是封裝,都與常規(guī)產品有很大區(qū)別,目前UVC更多是技術實力的體現:我能做UVC芯片,那我在芯片界就是很厲害的角色,我能封好UVC,那我在封裝界就是技術的領頭羊,有UVC就是身份的象征。
從產業(yè)來說,UVC主打消毒殺菌領域,例如水殺菌、食物殺菌、空氣凈化等。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可觀,但總感覺并未切入實際:
第一,UVC的價格。
近兩年有所下降,但是在LED界仍然算很昂貴,這就限制了大部分下游應用公司的研發(fā)熱情;
第二,UVC的性能仍需繼續(xù)提高。
最主要的是輻射功率和壽命,幾年前的UVC還是1mW級,雖然現在出現了百mW級,但價格也是很不美麗,壽命又是UVC的硬傷。在LED家族中,UVC可以說是一個短命鬼,芯片工藝或封裝工藝稍有管控不足,UVC就會早早夭折,還有UVC的輻射范圍,需要貼近被殺菌物體才有作用。
第三,民生使用成本高。
如果想達到一定產業(yè)規(guī)模必定為民生使用。例如凈水殺菌方向,某網絡商城家用凈水器銷量最高的價格區(qū)間在2000-3000元左右,往回推算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利潤,原物料成本最多也就千元水平甚至可以低至幾百元,水流速1-1.5L/min中的常規(guī)凈水器需要用多少mW的UVC呢?加入UVC的成本占凈水器成本的百分比是多少?在效率低和價格貴雙重制約下,UVC目前在民用水殺菌這一方向并不被白電公司所接受,食物殺菌和空氣凈化方面亦是如此;
第四,痛點不夠。
由于生活習慣,我是北方人,北方人在飯店里吃飯之前不會再用熱水洗涮碗筷,而廣東人卻會。剛來廣東的時候不習慣,經常不洗涮,吃完飯也沒有不舒服的感覺。再例如,一瓶500mL純凈水打開后喝三天身體不會有什么不適,一桶純凈水喝幾天也不會有什么問題,既然沒問題為何還要為附加值買單?況且部分人群喝水一定要喝燒開后晾涼的溫水;食物殺菌,食物一般存放于冰箱中,水果類生吃之前都要清洗,有人用洗潔精或者鹽來殺菌,清洗過后細菌基本無殘留,成本低廉。肉類或者一些蔬菜需要做熟之后才食用,高溫已經把細菌全部殺死,有人會說剩菜剩飯下一頓接著吃,這種情況吃之前也是要再加熱一次,用水蒸氣或者微波爐,也是無菌的。就算是用UVC殺菌了,幾天之后還可以食用,但是往往一般人還是會將食物扔掉。所以,我認為應用附加值低,痛點不夠,還不是民生剛需也是制約發(fā)展的重要原因。
第五,有效應用方案少。
UVC是一個比較新興的產品,圍繞其設計的應用方案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但真正符合需要貼合實際組裝效果的方案還很少。舉例說明,假設在飯店吃飯前,用UVC產品給碗筷殺菌,那么問題來了:用多少mW的UVC?需要怎樣照射?照射多久?照射效果怎樣?雖然研究UVC的人很多,但是能回答出這組數據的人卻很少。
以上是我對UV-LED市場現狀的拙見。當然,UV-LED現在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,但并不意味著沒有發(fā)展的必要。比如UVA的路線就可以迅速發(fā)展,個人認為UVA應該做好產業(yè)鏈的資源整合,芯片、封裝、模組、設備和染料公司需要進行緊密聯系,從全產業(yè)鏈進行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,這樣才好面對2020年的《水俁公約》,也會加快UVA的發(fā)展速度。而UVC則仍需進一步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,初期可在一些附加值絕對高的領域進行實際應用累計經驗,同時也要開發(fā)更有效的應用方案,待真正做到現在常規(guī)LED水準,在特殊使用環(huán)境下做到“秒殺”細菌的時候,再轉化為民用。